山东省济宁市南旺镇杏林村村民刘传强是一名年仅24岁的年轻小伙,一家7口人,父亲与他小两口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照看年幼的弟弟与儿子,并与年迈的爷爷一同收拾着家里仅有的3亩地,虽称不上富裕户,却也过得幸福舒适。可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初,刘传强被查出患有肾病综合征、肾脏错构瘤、结节性肝硬化等重症,高昂的治疗费用使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刘传强父亲也因不堪辛苦患重病手术无法劳作,70多岁的爷爷不堪打击脑出血去世,家庭负债累累,全家仅靠刘传强妻子一人挣点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陷入贫困状态。疾病的痛楚、看不到希望的治疗、无法筹集的治疗资金,一度让刘传强放弃生存的希望,整个家庭始终被一团阴影笼罩着。2015年,济宁市国资委驻村工作组进驻杏林村闻听到刘传强家的情况后,主动为其送去必要的生活物质,积极帮助到北京寻医问药为其寻找治病疗伤的途径,鼓励他重拾信心,不要放弃生存的希望。通过一系列救助帮扶措施的开展,刘传强病情逐渐稳定,重新挽回其家庭的希望。
温馨家庭,祸不单行陷困境
刘传强全家共7口人,75岁的爷爷、46岁上下的父母、8岁的弟弟、妻子和2岁的儿子。爷爷70多岁了,身子骨却很硬朗,把家里的三亩多地打理的井井有条;刘传强的父亲是村里小有名气的木匠师傅,常年在外打工;刘传强本人在浙江一服装厂上班,2013年结婚,妻子在附件刘楼乡一服装厂上班,同年媳妇产下一子,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中。爷俩一年打工收入七、八万元,再加入粮食收入,一家人虽然算不上多富裕,却也是格外温馨幸福。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3月份,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降临在这个家庭上。正在浙江打工的刘传强望着手里的诊断书,上面赫然写着“肾病综合征,需入院接受治疗。”“会不会是搞错了?”刘传强心想。为尽早查清是否患病,经过和家人的几次商量,刘传强踏上了回济宁的列车,并在济宁市地方医院再一次接受检查,结果和在浙江时查体时如出一辙。这一刻,刘传强脑子里“嗡”得一声,感觉像是天塌了一般。
为了治疗,家里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在亲邻好友处东拼西凑,前后花了10几万元,但刘传强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在医院,刘传强又查出同时患有肾脏结构瘤,无法进行肾穿刺治疗,因此只能通过药物治疗,刘传强先后尝试了数种药品,但大多收效甚微。因实在看不下去家里的积蓄一点点的花光,于是托人找了一个保安的工作,但是干了几天全身出现水肿,走不动蹲不下,无法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活动,被迫回家调养。这对于一个正在为幸福生活挣钱打拼的20多岁小伙子来说是不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刘传强入院接受治疗的几个月后,他的父亲为了给他筹措医疗费用,因操劳过度导致脑供血不足,患上脑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氧发作、颈动脉狭窄等病症,但为儿子看病继续干活,又患上疝气引起的肠黏连脱落出血动手术。家里的劳动力一个个都得了重病不能干活。爷爷也因面对不了家庭突如其来的变故于11月份脑干出血去世,因家里已经一贫如洗,爷爷的丧事也是简单的置办。家里的顶梁柱相继倒下,家里只有传强的妈妈和妻子在苦苦坚持,靠刘传强妻子在服装厂2000元多一点的月工资维持生计。就这样没多久,刘传强妻子因心力交瘁过度劳累引发严重贫血晕倒在单位车间的工作台上。
刘传强面对着这短短一年发生的巨大变故,身体和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害怕,他还那么的年轻,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去经历;他担心,他的儿子还那么小,还需要一个家庭去给予他温暖,需要一个父亲帮助他成长;他难过,他看到自己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倒下,自己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不能提供任何帮助;他绝望,在这么多药物治疗仍没有取得什么效果时,亲朋好友也没有再多钱借给他看病,爸妈也因无助而经常吵嘴,弟弟与年幼的儿子一直惴惴不安,生活一度陷入绝境,几度有了轻生的念头。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就这样,因为一场大病即将支离破碎,幸福无处寻。
驻村帮扶,寻医求药得转机
2015年,济宁市国资委驻村工作组进驻南旺镇杏林村后,闻听刘传强家不幸遭遇后,第一书记王世海和工作组李晓龙当即购买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质,第一时间赶赴刘传强家中看望。望着刘传强家破败的院落和凌乱的房间,王世海坐在刘传强半躺的床边,为他加油鼓劲,刘传强双眼噙满了激动的泪水,他妻子说,终于在刘传强脸上看到了笑容。
事不宜迟,王世海即刻向市国资委领导进行了汇报,委领导对刘传强的病情非常重视,市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何锡明亲自到刘传强家进行慰问,并亲自联系了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3家全国知名医院相关专家,安排市国资委驻村工作组和村田利国书记要靠上,帮助解决刘传强家困难,不能让群众因病无钱无门救治而丧失生活希望。何主任叮嘱刘传强:“到了北京的大医院,一定会看透你的病症的,你一定要鼓起生活的勇气。为了这个家,为了家人,一定要坚持住,你的身体不只是你自己的,还是你父母、妻儿的,为了他们,一定要坚持治疗,委里也会给予你最大限度的帮助。”
根据刘传强病状,市国资委驻村工作组马上与北京医院联系,最终确定到北京协和医院进行诊治。几经周折,时至2015年11月份,正是工作组帮扶村里万米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的繁忙时期,工作组李晓龙科长也有多位战友在北京,为不耽误村里帮扶也方便联系看病,确定由工作组李晓龙和村支部委员田峰陪同刘传强于12月赴北京协和医院彻查病情。为了节约资金,他们挤在医院附近的一个小宾馆里,田峰同志1米8的大块头,躺在床上都伸不开腿,但为了能多省下点钱给刘传强看病,一连五天咬牙坚持了下来。一天夜里,李晓龙被“咚”的一声惊醒了,抬身一看,原来是田峰一翻身从小床上滚到地下。当时恰逢冬至,家乡有吃水饺的习俗,为缓解刘传强父子紧张的心情,在附近找了一家小水饺店,看着58元一盘的价格,“心疼”地买了一盘水饺4人分着吃。刘传强望着正哼着小调“苦中作乐”的李晓龙,眼泪再也止不住:
“谢谢李叔叔、谢谢田叔叔。”
“咱这个年龄的人了,啥苦没吃过,这个年轻娃娃对我来说,那就是我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孩子,苦点难点能有啥?”李晓龙在事后回忆起时说。
通过在北京协和医院全面检查,刘传强被确诊同时患有结节性硬化症(TSC)。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罕见病(本病可归类于神经皮肤综合征,亦称斑痣性错构瘤病,是源于外胚层的器官发育异常所致,病变累及神经系统、皮肤和眼,也可累及中胚层、内胚层器官如心、肺、骨、肾和胃肠等。),同时患有肾病综合症和结节性硬化症的病例更是世界罕见。原本对生命重拾信心的刘传强再一次被这残酷的现实击垮了,他在宾馆里哭的泣不成声,望着伤心欲绝的刘传强,李晓龙马上打电话请示委里,委领导立刻表示,要继续和医院进行沟通,尽快确定治疗方案,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帮助刘传强继续治疗!
在与协和医院的主治医师数次沟通后,最终为刘传强确定了一整套的治疗方案,但每月仅药物及检查费用就一万余元,其个人家庭完全无法承担。市国资委领导和工作组没有放弃,积极与村两委协商,多方努力,先后拿出了7万余元为刘传强进行治疗,刘传强的病情也渐渐稳定了下来。
救助济困,爱心奉献助脱贫
由于刘传强所患病症复杂病情特殊(因本病常侵犯多个脏器及组织、并且任何器官或组织几乎均可受累,故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的不同而复杂多样。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癫痫持续状态、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目前尚无成熟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只能根据病症对症,治疗周期较长。根据北京协和医院为其确定的治疗方案,需要每月检查调整,而每月仅药物及检查费用就超过一万元,其家庭不堪重负、无力承担。
为了保证刘传强家庭生活及其正常治疗,市国资委驻村工作组积极协助村委为其家庭申请了低保救助,为其父亲寻找提供村内就业机会,为刘传强申请了门诊慢性病和大病医疗救助。同时,市国资委驻村工作组利用网络APP“轻松筹”在国资委同事及亲朋好友中发起募捐,号召村两委在村民邻居中发起困难援助,通过宣传发动募集资金1万余元,“想办法、找出路”,多渠道寻求资助。
市国资委何锡明主任十余次到村调研走访慰问,每次都要到刘传强家去看一看,见到工作组人员也常问一问刘传强治病生活及救助情况。当市国资委何锡明主任听北京医院说国际上有一个罕见病组织机构,对其受理申请的罕见病人可给予生活急难、安养等方面救助后,当即电话联系。由于该组织面对世界病人,帮助病人有限,遗憾未能申请成功。工作组与村委更是隔三差五就会过去看望,主动帮助解决其家庭困难。刘传强到北京治疗过程中,市国资委驻村工作组李晓龙都是拿自己的钱为其在济宁订好车票,让其取票上车;在其最初行走不便的时候,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去接送。市国资委及工作组对刘传强家的关心和照顾,让刘传强的母亲每每提及都热泪盈眶。
目前,市国资委驻村工作组正鼓励刘传强积极融入社会,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寻求合适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强生活信心;积极向汶上县南旺镇政府申请争取更多的困难救助和社会援助;设法联系台湾罕见疾病基金会,争取能对刘传强治疗给予一定帮助。
我们相信,在多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社会的帮助下,相信刘传强通过积极的治疗一定会有康复的那一天。市国资委驻村工作组的行动,让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深深地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在南旺镇杏林村,他们通过一系列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尊重,从“外来户”变成了“自家人”,成为杏林村邻里乡亲交口称赞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