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国资委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2018年8月7日

●新旧动能转换经典案例之——鲁泰控股集团氯碱化工的破茧与重生
●马不停蹄昼夜奋战 里彦电厂热源入城项目进入攻坚阶段
新旧动能转换经典案例之——鲁泰控股集团
氯碱化工的破茧与重生
1、新经济环境下的产业背景和鲁泰化学的状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PVC市场的迅速发展,新建和扩建氯碱装置规模不断扩大,但发展模式多为同质化复制的“聚氯乙烯+烧碱”产品模式,尤其是西北煤炭和电石丰富地区的盐化工疯狂的扩张,使得国内氯碱产能严重过剩。
新能源的强力扶持推进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致使石油价格长期低位运行,使得电石法PVC和乙烯法PVC成本差距不断缩小,异军突起的煤制烯烃对传统的电石法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国家环保、能源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低汞触媒的强制推广应用,盐化工的运行成本大增。在此背景下,国内的绝大部分烧碱企业举步维艰,处于亏损的边缘。
主导产业为氯碱化工的山东鲁泰化学有限公司为鲁泰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离子膜电解法制碱工艺和湿式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树脂,一期和二期建设完成后,设计生产能力分别为36万吨/年烧碱和37万吨/年PVC树脂。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公司领导虽励精图治,但鲁泰化学的经营仍如履薄冰,一直处于亏损的边缘,严重影响集团公司一体两翼战略的健康持续发展。
2、庖丁解牛找病症
如何有效的盘活鲁泰化学,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集团领导班子面临的重大难题。集团领导勇担为公司长远发展和为集团员工谋福祉的重任,决定庖丁解牛,精准地找出掣肘鲁泰化学发展的病症,实现鲁泰化学良性持续稳定的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态的发展不仅是简单的几个表面制约因素的作用,而是多种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结果。为了精准的找出影响发展的关键因素,公司领导组织企业内部进行发展改革大讨论,自我反思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向行业专家和领导进行请教论证,探究先进产能的发展方向和思路,组织企业骨干去先进同行单位对标学习,精准对标,从细处找差距。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出主要有以下影响企业发展效益的因素:
1)生产成本高:由于氯碱化工二期扩建时,正好经历世界经济危机,为节省投资成本,很多设备和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致使装置的设计产能得不到释放,一部分公用设施和设备闲置,利用率低,导致产品成本升高;由于我方未有电石资源和原料盐资源,原料采购波动性较大,导致采购成本较高;氯碱化工很大一部分成本来自电力成本,由于电厂负荷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外电成本高,致使生产成本压力变大。
2)环保和安全成本投入高:随着环保和安全法的修订,环保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环保和安全的检查和管控力度越来越大。氯碱化工每年将产生约66.6万吨(干基)电石渣,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排放处理需要巨额费用;国家环保部对使用低汞触媒提出了明确要求,低汞触媒的使用不仅增加了成本,也相应削弱了装置的产能;国家对氯气等危化品的销售半径和销售区域进行限制,对外销售越来越困难,销售价格也严重倒挂。为满足国家环保和安全的要求,投资成本不断加大,经济效益不断下滑。
3)经营成本高。公司产品品种较少,且主要为大宗化学品,产品竞争力小,受市场波动影响加大;氯碱化工生产过程工序多,工艺复杂且相互交叉,生产过程连续与间断并存,易耗品、原料、中间产品、能耗等参数较难统计,难以进行精细控制,致使生产经营成本较高;产品和原料通过汽车运输进行传统的采购和销售,由于信息资源有限,采购和销售随市场的波动性大,成本相对较高;人力配置按照化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特性进行设置,存在职责交叉,配置冗余的情况,造成人力资本相对较高。
3、对症下药觅良方
公司领导坚信“没有不挣钱的行业,只有不挣钱的企业”,针对公司存在影响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症结,集团公司本着为企业发展“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原则,在充分论证和考察的基础上,果断采取一系列断然措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公司经营效益不断提升,逐步走向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1)聚氯乙烯填平补齐项目。为使烧碱和聚氯乙烯的设计产能得到释放,降低企业运行成本,集团公司果断实施填平补齐项目,超前谋划,创新设计,在企业“增量”的同时,不减“质量”,在增加新产能的同时,淘汰原落后产能,并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能耗,提升了企业的固有安全性和行业竞争力。
填平补齐项目释放了设计产能,放大了企业的规模效应,增强了企业整体的影响力。填平补齐后可实现年产烧碱36万吨,PVC37万吨。
2)断然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变废为宝,增加企业效益。公司相继建设了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该项目不仅彻底解决了企业电石渣的排放问题,节省处理电石渣的巨额费用,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并变废为宝,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规模效益;实施金威热电机组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淘汰落后能耗高、环保成本高的落后产能,压小上大,提高了热电吨煤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且为氯碱提量后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电力能源保障,形成了煤-电-化工-建材的优秀循环经济产业链,有效利用各企业间的协同发展作用,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大科技创新,借力开发高附加值化工产品。针对鲁泰化学的产品结构现状,公司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出多种高附加值产品。针对氯碱行业的现状,企业先后成立鲁泰控股集团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和企业研发中试基地,具备研发、中试及生产一体化的产品开发结构,相继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利特纳米签订研发合作协议,并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研发中心主要以PVC与石墨烯材料相结合,提高PVC的附加值,拓展PVC的应用领域。并已开发出石墨烯PVC复合导电母料HCM系列产品和PVC复合导电母料SCM系列产品,可用于制作防静电矿用管材和防静电地板等,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同和关注。
随着新经济、新环境的到来,氯碱企业已难以再靠单一产品的高利润来提升企业整体盈利空间,“以碱补氯”的盈利模式必须向产品多元化的方向转变。 为减少公司处理倒挂产品氯气的成本,公司与德国嘉博公司强强合作,成立凯本金威特种化学品(济宁)有限公司,新建一套2.5万吨/年连续法氯乙酸生产装置,并启动了2万吨/年氯乙酰氯项目,可实现副产氯气的就地转化,大大减少企业的处理成本,并增加了企业效益。
4)实施企业内部市场化经营。
借助集团开发成熟的内部市场化运行管理平台。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公司强力推行化工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按照全员、全面、全过程考核原则,对各项费用发生的部门、各项费用归口管理部门、材料归口管理部门、材料消耗使用部门、采购部门、价格审核部门全部建立年度承包指标进行考核;依据各部门考核情况对相关分管领导进行考核;通过生产经营绩效考核实现对机关后勤人员的成本考核;通过建立各类考核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内部市场化,考核结算模式实现对生产企业人员的成本考核。通过内部市场化系统的运作,完成了化工生产过程成本管理的线上操作,实现化工生产流程化管理。通过内部市场化的管理,企业职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成本意识”已被逐渐树立起来,企业生产过程得到精细化控制,企业整体内控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4、良药苦口需坚守
上述断然改革措施的实施,为鲁泰化学可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一股活性剂,前景是美好的,但过程却是相当艰难的。新旧动能改革中需面对存量与增量的矛盾、当前效益与发展潜力的矛盾、企业发展速度放缓与投资增加的矛盾、传统投资与新技术产业培育的矛盾等一系列矛盾。面对有限的公司资源,公司领导主动出击,从企业长远健康发展战略着手,借助外部资金和技术,强势推行了上述项目和措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希望。新旧动能转换改革施工以来,公司超前谋划,搭建采购营销平台,引入“智能”联合攻关科技项目,多方筹措发展资金,以新产品供给带动新需求,以新需求支撑新产品供给的新材料营销模式,削减和化解企业创新转型面临的阻力和制约。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中不可避免的要经受阵痛期,良药苦口利于病,对经济发展中暂时的被动不必过于焦虑,而是要保持更强的战略定力和更多的耐心,坚守初心,留出更多时间和空间让改革效果得以体现。
5、药到病除展新颜
经过一系列断然改革措施后,鲁泰化学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单位生产成本逐年降低, 2018年上半年销售收入11.06亿元 ,利润4474.12万元 ,比2017年同期提升1.22亿元 ,利润同比增加2328.2万元。展现出鲁泰控股集团氯碱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欣欣向荣的状态。烧碱板块的破茧与重生仅为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改革发展的冰山一角,鲁泰控股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潮中对不同板块进行详尽科学分析,精准实施对策,创新发展理念,分层次、分领域地进行工作创新、方法创新,取得了阶段性的改革成果,集团经营效益、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党的十九大为中国未来绘就了一幅美好画卷,行百步者半九十,未来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新旧动能转换改革中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新时代新气象中,创造更多的新作为。
(济宁市国资委动能办·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马不停蹄昼夜奋战
里彦电厂热源入城项目进入攻坚阶段
近期,里彦电厂热源入城项目进入了全面施工的攻坚阶段,全长22公里的管线在十五个作业面同时施工,目前成沟槽开挖、管道安装工作正顺利推进。
此工程是关系百姓生活的民生工程,也是2018年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工程,该工程管道直径大、线路长,穿越泗河工期紧张,穿越铁路施工难度较大,路口施工深基坑众多,管线直埋大范围钢板桩支护,这些难点为工程的实施带来一定的挑战。
面对艰巨的施工任务,工程参建各方发扬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依托山东公用集团公司坚实有力的领导和支持,抓住当前良好的施工条件,以“马踩卒”的决心、“遍地开花”的布局来明确各施工段的多点推进,迎难而上,加班加点,力争尽快完成管道工程贯通,8月底前完成工程全部施工任务,确保2018年市区供暖工作的顺利进行,着实将本工程建设成公司放心,政府满意,群众赞美的民生工程。
(济宁市国资委动能办·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