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国资委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2017年3月13日
关于赴陕西、宁夏煤炭企业学习考察
情况的报告
为培养锻炼挂职交流干部,了解、熟悉跨省煤矿企业经营、托管情况,深入地理条件、气候、经济发展、经营环境相对艰苦的企业一线,学习考察企业先进生产经营管理经验,调查了解煤炭运输物流项目,2017年2月26日至3月4日,市国资委挂职交流干部考察组一行6人到陕西(朱家峁、百吉、海则庙、亿隆煤矿)、宁夏(罗花崖煤矿)对5家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井下生产安全管理、托管业务开展、煤炭物流项目等进行了考察学习。学习考察期间,考察组采用听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情况介绍、深入矿井采掘面一线、现场考察井上各类生产系统的形式进行广泛调研。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察的5家年煤炭企业,其中陕西中太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朱家峁煤矿是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陕西省榆林市合资开辟的煤矿项目,神木县百吉煤矿、府谷县煤化工集团亿隆煤矿和陕西奥维乾元化工有限公司府谷县海则庙煤矿是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鲁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托管煤矿,宁夏吴忠市红寺堡罗花崖煤矿是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夏鲁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托管煤矿。
(一)陕西中太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朱家峁煤矿基本情况。朱家峁煤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西南方位(即横山县东北方向约20公里处),行政区划横跨横山县波罗镇、殿市镇。井田位于陕西榆横矿区(南),东西宽约10.0Km,南北长5.2~7.7Km,面积约62.21K㎡。矿井地质储量约18291.0万吨,可采储量10152.2万吨,初步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年,斜井开拓,有主、副、风三个斜井井筒及一个工业广场。公司于2006年6月注册登记,目前济矿集团持股67%,太华置业持股33%。
全矿共有正式职工305人,党员57人,在机关实施大部室制、设置3个生产部室、4个机关后勤部室,负责人由矿长助理兼任。生产区队实行大区队制,成立了综采工区、辅助工区、洗煤厂三个生产区队。2016年全年共生产原煤100万吨,掘进进尺6785米,销售煤炭10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6亿元。
(二)陕西鲁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陕西鲁泰公司)基本情况。陕西鲁泰公司于2013年12月在陕西省神木县成立,公司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属山东鲁泰控股全资子公司。现有托管煤矿三座,年设计原煤生产能力360万吨;分别为神木县百吉煤矿、府谷县煤化工集团亿隆煤矿和陕西奥维乾元化工有限公司府谷县海则庙煤矿。其中2013年6月29日,与神木县百吉矿业有限公司签订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合作协议,同年11月人员进驻,同年12月试生产。2014年12月5日,与府谷县煤化工集团亿隆矿业有限公司签订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合作协议,12月7日人员进驻,12月23日正式生产出煤。2016年6月29日,与陕西奥维乾元化工有限公司签订海则庙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合作协议,8月12日先期主要人员进驻,8月30日全体生产人员进驻,9月6日试生产出煤。)截至2016年12月底,陕西鲁泰公司共有员工561人,资产总额4579.03万元。
(三)宁夏鲁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宁夏鲁泰公司)基本情况。2016年10月,宁夏鲁泰公司在吴忠市太阳山开发区注册成立,隶属山东鲁泰控股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现有人员193人。公司目前主要经营能源科技技术咨询服务、节能技术推广服务、采矿技术咨询服务、劳务分包等。2016年10月,成功托管宁夏万和利煤炭有限公司罗花崖煤矿。罗花崖煤矿属于一个在建矿井,已进入二期工程施工阶段。2017年下半年计划生产原煤15万吨。2017年2月成功与万和利煤炭有限公司签订太阳山小泉煤矿托管协议,托管合同将于近期签订。小泉煤矿2017年计划生产原煤20万吨。目前正进一步加强与宁夏通达新能源集团沟通联系,争取下半年并购产量180万吨的月儿湾煤矿。
(四)陕西煤炭运输通道基本情况。目前陕西榆林煤炭销售及运输有三种基本途径:一是通过公路送至太原,再经石太线通过铁路运输到山东、华东、华中及贵州、云南等地;二是通过公路运输,直接送到河北、山东等地。运输成本吨煤300-350元;三是鉴于当地存在大量煤化工项目、电厂、水泥厂和电石厂,很大部分煤炭在周边就地消化,根据煤质情况,目前吨煤价格在300-600元。
作为晋中南煤炭铁路通道后方集运系统,目前冯家川至瓦塘铁路已建成,晋中南煤炭铁路运煤通道开始运行;榆林神木北(红柳林)至冯家川段铁路已完成规划。待榆林神木至冯家川段建成后,陕北地区煤炭对直接对东部运输通道将打开。
二、主要经验与做法
(一)创新运营模式,开拓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分流母公司富余人员,将人员负担转换为人才优势,以打造采煤、掘进、技术输出、整体托管、管理咨询、矿井股权合作和收购为目标,依托母公司人力、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陕西、宁夏地区开展采掘业服务。2014年至2016年,3年时间累计生产原煤639.7万吨,实现利润总额3912.39万元。尤为重要的是近年来为企业分流了富余人员,仅2016年就节约济宁本部企业人工成本4700余万元。
(二)创新品牌打造,擦亮济宁国有煤炭企业名片。
1.济矿集团朱家峁煤矿为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积极应对外部协调,转变工作思路,主动与当地政府和村民建立沟通交流的长效机制,采取多种方式了解村民的想法,掌握村民的信息。对于前期签订的协议进行逐一梳理,在未增加新的补偿标准的基础上,成功缓和、化解了窑房裂缝、排水淹地、道路补偿、围堵大门等突出矛盾,树立了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国有企业良好形象,有效保证了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力和信誉度逐步提升。
2.鲁泰集团托管煤矿积极开展了“德兴”文化宣传及学习党的六中全会精神活动。精心组织职工思想畅谈及展望企业未来座谈会,始终坚持“托管一座煤矿,树立一面旗帜;让业主满意,让政府放心,让职工安心”的目标,秉承“厚德鲁泰,共赢未来”服务理念,真诚服务于当地煤矿安全生产,促进当地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煤矿托管综合竞争力逐步提升和增强,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拓展托管业务打下了坚实基础。托管工作获得了宁夏吴忠市、陕西省神木县、府谷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以及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炭局、能源局等部门的认可,成功打造了煤矿托管服务品牌。口碑打造品牌,品牌产生价值,鲁泰安全、高产、高效的托管业绩迅速传播,很多煤矿企业慕名找到洽谈托管事宜,充分体现出当地煤矿业主对我们济宁市国有企业托管服务的信赖和认可,擦亮了济宁国有煤炭企业名片。
(三)创新用工方式,实现企业精减、高效运转。济矿集团朱家峁煤矿以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为抓手,坚持“流程简洁、运转高效,职能不交叉、工作不漏项”的原则,通过优化组织机构,采取灵活用工机制,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
1.对组织职能进行归类整合。职能科室实施“大部室制”,设置3个生产部室、4个机关后勤部室,机关科室更加精干高效、人员更加精简节约。生产区队实行“大区队制”,成立了综采工区、辅助工区、洗煤厂三个生产区队,把“线状”管理变成了“网状”管理,基层单位更加优化。
2.推行弹性工作制。合理优化劳动组织,后勤、辅助岗位采取大力推行12小时弹性工作制;采煤工区采用一班检修,两班生产的劳动组织方式,实现企业了精减、高效运转。
3.创新用人机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用人用工方式。大胆尝试探索非全日制用工,正式工、劳务工和派遣制用工相结合等多元化用工模式,极大节约了人工成本。
(四)大力节能挖潜,进一步降低生产经营费用。
1.济矿集团朱家峁煤矿想方设法节约开支、降低费用。一是35KV供电整容费由原来的48万元/月,减少到24万元/月,年节约288万元;二是水土保持进行排矸场变更,节约建设拦矸坝费用135万元;三是工矿天然气管道压覆改造,不再承担改造费用,节约资金180余万元;四是延缓支付削坡资金、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化工土地耕地占用税等费用共计3000余万元,节约财务费用近300余万元;五是洗煤加工费和诚安公司原采煤加工费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节约税金350万元;六是横山县地税局减免土地使用税200万。
2.鲁泰集团托管煤矿加强材料管控工作,降低成本费用。通过强化生产现场管理,加大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的力度,逐步完善材料定额考核体系。托管煤矿按照集团统一要求分别实行招标采购、竞价采购、比价采购和定点采购,物资采购价格水平同比下降15%以上,部分物资降幅达20%以上。大宗物品采购和设备安装等严格执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报集团公司审批后,实行公开招标。2016年,仅陕西鲁泰公司就招标9批次,节约材料资金180余万元。
(五)强化安全管理,树立高标准安全管理企业形象。陕西鲁泰进入陕北煤矿托管市场三年来,通过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33320”安全管理模式,安全“三预”管理法、“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工作法、“七步法”召开标准班前会、规范化区队建设、星级班组创建、“安全之星”评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职考核办法等七项考核评比活动为载体,做实安全生产工作,杜绝了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保持了煤矿托管安全管理水平在神府地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2016年1月6日,神木县刘家峁煤矿发生顶板垮塌事故后,神木县对78座煤矿进行停产整顿,全县只允许8座煤矿正常生产,百吉煤矿因安全管理标准高,政府放心,为正常生产8座煤矿之一。
三、存在问题
(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国家“去产能”的大形势下,各地煤矿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神府煤田这块“肥肉”。国内各大矿业集团也相继成立了矿业工程管理公司进军煤矿托管市场,如徐矿集团、淮北矿业等,民营矿建公司更是利用其低廉的人工成本优势进行恶意竞争。
(二)托管价格持续下滑。前期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加之托管企业恶意竞争,托管单价也在持续下滑,从2013年吨煤42元左右,到现在的23元左右,托管行业已进入微利。而我们国有企业因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缴付工人“五险一金”,人工成本较高,而与之竞争的民营托管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较少,临时聘用工人,不承担“五险一金”,造成托管价格没有竞争力。
(三)托管生产形势更加严峻。受前几年煤价大跌影响,当地煤老板大部分资金紧张,资金回收也颇受影响。另外,当地政府部门在重大节假日以及全国、陕西省相关重要会议期间,停产次数较多,时间也比较长,甚至有时候煤矿业主在煤炭价格低迷的时候也主动限产,产能受制约严重,而我们的托管业务利润与产量成正比,受停产、限产影响,完成全年生产计划和有关经济指标受制于人,有时难于完成。
(四)打造“陕北战略基地”任务艰巨。根据集团发展战略,依托开发的煤炭市场,打造“陕北战略基地”,总结几年来的经验,尤其托管业务若没有自己的煤矿实体企业为依托,业务拓展、经济效益提升往往受制于人,市场也非常被动,打造“陕北战略基地”任重道远。
(五)多重因素影响职工队伍稳定。前几年受煤炭价格一路下滑影响,济宁周边煤矿企业陆续采取减薪增效措施,随着煤炭价格飙升,而省外国企员工收入受托管价格限制而不能“水涨船高”。另外,托管煤矿都离济宁本部2000多里路,地处偏僻山中,交通不便,饮食习惯、风俗不同、语言沟通障碍以及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处理家庭事务不便、担心家人等诸多因素,或多或少造成职工心理波动,影响了队伍稳定。
(六)朱家峁煤矿生产经营手续不健全。目前朱家峁煤矿已取得联合试运转批文,正进行联合试运转。鉴于时间紧迫性,为确保矿井在联合试运转期间推进各项证照手续的办理,需进一步加大相关工作协调力度,对各项任务进行层层分解细化,明确具体目标和完成时间。
四、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考察组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继续加强管理,形成竞争新优势。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战略部署,抓住煤炭需求回暖的有利时期,探索企业之间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协同互惠、合作共赢的发展机制,加强托管成本管理,严格控制各项开支,进一步降低成本费用,打造成具备安全、管理、成本、技术优势的精品托管企业。
二是创新托管价格谈判机制。建议企业在签订托管合同时制定在煤炭价格不同区间运行的托管定价策略,在煤炭价格低迷时考虑保底价格托管,在煤炭价格高位运行时考虑托管价格随之上浮,在一定程度上与煤炭价格挂钩。
三是建立实体企业促进“陕北战略基地”建设。为化解托管生产受制于人的瓶颈制约,建议鲁泰控股先对陕北地区可收购或可合资入股煤矿进行考察调研,争取优质资源,建立自己的实体企业,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拓展托管业务,形成产供销及技术服务输出为一体的经营业务链条,促进“陕北战略基地”建设落地生根。
四是尽快健全朱家峁煤矿生产经营手续。目前朱家峁煤矿安全评价等审批事项还在办理之中,和当地相关部门协调存在一定困难。建议安排专人负责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做好的各单项工程验收前衔接工作,要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注重工作实效,确保按时顺利通过矿井竣工验收。
五是关心职工稳定队伍。建议进一步做好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保障职工合理薪酬待遇,强化后勤保障,建立职工家庭困难信息收集、帮扶机制,解除职工后顾之忧,促进干部职工一心一意干工作、全心全意谋发展。
(市国资委挂职交流干部考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