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职责
国资要闻
通知公告
办事指南
问政国资
专栏
关注与视野
市外国资
济宁要闻
国资简报
监管企业
国资简报
国资监管信息2018年第22期(总第328期)

济宁市国资委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2018年614

●金源煤矿六大创新助推企业跨越发展

●山东公用同太环保再次与中国人大展开合作关系 共同研发基于“氧空位”理论的废水处理技术

 

金源煤矿六大创新助推企业跨越发展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能源济矿集团金源煤矿秉承“同心同德、至信至诚、共生共赢”的发展理念,打破常规、创新思维、凝心聚力、主动作为,走出了一条精干高效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管理体制创新

非均衡预算分解。依据“量本利模型”和“经济杠杆”经济学理论,把年度预算在时间上细化分解到月,主体上细化分解到科室、区队、班组,更切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能体现特殊时段企业努力的价值,更有利于预算的落地、执行和考核。

率先成立达标办、环境保护科。为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环境保护管理,金源煤矿对组织机构进行了科学调整,率先成立了标准化办公室和环境保护科,配备专职人员,明确了岗位职责。

月度全员业绩考核。月度以上下级竖向考评,以及部门之间横向互评为基础,把员工日常罚款及上级检查通报一并纳入考核范围,建立了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的考评模式,月底与工资挂钩,有效杜绝了人情分、满分现象。

思想管理创新

开展评先树优活动。接管之初,为激励先进,倡树榜样,金源煤矿先后开展了“十大最美师傅、十大善学员工、十佳班组长、十大最美工匠、十大科技攻关能手、十大节约标兵、十大贤内助”等一系列评选活动,与月度安全例会一并表彰。活动的开展有效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营造了“比学赶帮超”干事创业的激情。

开展“企业要发展,党员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在集团公司开展的“企业要发展,我该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基础上,金源煤矿开展了“企业要发展,党员怎么干”大讨论活动,一个支部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亮身份、当先锋、树榜样,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的安全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以党建保安全、以党建提境界、以党建转作风、以党建促发展,切实弘扬了忠党爱企的清风正气。

教育培训创新

开展精准对标学习。为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金源煤矿班子成员带领员工先后到安居煤矿、花园煤矿、义桥煤矿、兖矿三号井,以及淮南矿业集团潘一东煤矿等几十家单位对标学习。学习后,召开座谈会,手写心得体会,分管副矿长和矿长审阅,且对心得体会进行点评,并要求对其进行不少于50个字的批语。

建立学习激励机制。金源煤矿坚持“把工区办成课堂,把干部塑造成教师,把员工培养成人才”这一宏伟目标,坚持学习是一项福利的理念,逢学必考、以考促学,每月从工资总额列出10%进行奖惩,全矿通报。用“经济杠杆”撬动员工的学习意识,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性转变。

安全管理创新

推行安全提醒告知法。对于职工的首次违章先提醒告知,现场培训,如再次违章则进行处罚,告知法将提醒挺在处罚前面,将培训转到作业现场。使“教育培训”与“处罚处理”有机结合起来,处罚惩戒为辅,教育培训为主,既提高了职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素养,又增加了培训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企业的安全管理有更温度,更有利于和谐稳定。

开展“请你为我的规程措施把把脉”活动。本着“规程措施必须来源于生产现场实际、必须指导生产现场实际、必须经过生产现场实际检验”的“三必须”原则,主动请生产现场人员对规程措施的编制及执行挑毛病、提意见,献整改计策,并给予一定奖励。让更多的生产现场人员主动投入到规程措施的学习与落实上来,也能让编制规程措施工区技术员和审批规程措施管理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形成规程措施整改提高的倒逼机制:“想提高-要整改-知错误-挑毛病-学规程”,进一步提高规程措施的准确性、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技术管理创新

创新技术制定旋采、加支架“齐步走”方案。针对金源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的实际,通过从技术层面反复论证,制定了边旋采边加支架的方案,确保方案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现场可用,实现了加架、生产与安全的和谐统一,方案已经在2314工作面和2319工作面得到了验证,为金源煤矿在复杂条件下异形综采工作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创新技术回收煤炭资源30余万吨。金源煤矿在技术层面提前预想、预测、预控,通过加强地质资料的技术分析,现场补充勘探,意外收获了2327工作面,预计能多回收资源30余万吨,有效缓解了采掘接续紧张的局面,为企业稳产高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技术、优化设计,节约费用百万元。金源煤矿南北埋深差异较大,浅部在-150米,深部在-850米,对于不同的埋深,对全矿井的巷道和防冲设计进行优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巷道的支护参数。例如,用钢筋梯代替W钢带,用树脂锚固剂代替全螺纹锚杆,仅2327两顺槽预计可以节省材料费用53万余元。另外,委托科研单位,根据埋深不同,对矿井浅部区域、中间区域、深部区域煤层及冲击地压倾向性分别进行了鉴定,采取不同的冲击地压管理措施,可节约大量防冲费用。

科技管理创新

自主完成主副井电控系统的升级改造。由原来的串电阻控制方式改造为变频调速控制方式,且主副井都能实现全自动运行。

自主完成了井上、下供电系统的更新改造。井下中央变电所、六号联络巷变电所、八号联络巷变电所均实现了无人值守;通过对压风机、地面筛分楼、矿灯房自主改造,实现了无人值守;优化2319皮顺、2314皮顺、轨顺和2318轨顺的煤流系统。共计减少机电设备13部,减少人员91人。

自主完成了主通风机的改造。完全自主设计的主通风机改造,由单风机单风道改为双风机,节约费用170余万元,改造后,倒换风机为一键操作,倒换风机时间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同时增加了风机在线监控系统,具备了实现无人值守的条件。

自主研发了雨量监测WEB发布系统。利用综合信息化平台服务器,研发升级、整合资源,开设雨量监测WEB发布专用网站,对原系统保存的数据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上传到WEB发布服务器,并使用C#语言开发出ASP.NET网站系统,将数据以网页形式呈现,达到了研发成本的零投入。升级后,监测数据与省市煤炭局监管信息平台同步,得到了济宁市煤炭局的认可,并将此项研发成果在全市范围推广。

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公用同太环保再次与中国人大展开合作关系

共同研发基于“氧空位”理论的废水处理技术

今年,山东公用同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再次与中国人民大学展开合作关系,共同研发基于“氧空位”理论的新型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处理技术。该技术相比于传统技术具有广谱、高效、节能、低碳、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同时也可以很好的避免现有技术的缺点,在我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我国的生态环保、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深度处理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工业企业种类齐全,其中重污染的行业如石油、石化、制药、化工、皮革、印染、造纸等产生大量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常规的生化处理工艺很难有效处理。随着我国环保标准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高级氧化技术来对这些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国内外应用最多的是Fenton氧化,也有利用臭氧或催化臭氧氧化的,还有部分企业利用微电解/铁碳技术。Fenton氧化技术虽然广谱高效,前期几乎不需要固定投资,初期投入低,规模也很灵活,但该技术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按照危险废物处理,费用会十分巨大。臭氧处理技术同样高效,同时兼有脱色、消毒的功能,但由于臭氧及技术产生的尾气均属于危险品,对企业员工与周边群众均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也遭到了严格的管理与限制。微电解/铁碳技术也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技术,但它需要高额的固定投资,而且该技术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同时普遍还存在着极板老化的问题,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应用。

本项目基于“氧空位”理论,开发新型的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氧空位是金属氧化物本身的一种结构缺陷,普遍的存在于金属氧化物之中。选用具有丰富氧空位的特定结构的材料,辅以激发剂,可以极大地促进氧空位的产生,促进电子快速高效地转移,引发难降解污染物的高效降解,经济高效地解决高浓度难降解废水。

该技术开发与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具备明显竞争优势,同时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废水处理产业的需求,相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该技术将会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